SR-IOV的spec(《Single Root I/O Virtualization and Sharing Specification》)不仅对于SR-IOV的细节定义的很清楚,而且从架构上讲解了SR-IOV的演进过程。了解历史,更有助于我们理解技术细节。

     上图是一个典型的早期系统架构图。系统中只有一个根节点(Root Complex)用于扩展连接外部的设备。这些连接走的是PCIe协议,当然,RC可以直接连接外设(EP),也可以通过PCIe Switch扩展。(这部分内容是PCIe的基础协议,不了解的可以参考前期的文章《好大一棵树 – PCIe Tree》以及《从PCI角度认识PCIe》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zU4MTczMDg1Nw==&mid=2247483693&idx=1&sn=2c31665a69da49405d354844dd137134&chksm=fd42566bca35df7d65d68e9bb04f0ae22ff65fefbf4a51bab3be1ca3b6ba2e70b543d1228cce&token=1770615963&lang=zh_CN#rd)这里的SI(System Image)相当于操作系统。

     后面为了提高有效硬件资源利用率,引入了虚拟化技术,在不修改、增加硬件的前提下,软件模拟了硬件的行为。出现了一个软件的中间层Virtualization Intermediary (VI),也就是虚拟化中间层。VI提供了对于底层硬件的抽象和访问控制,提供了某个硬件设备实例的虚拟化实例。因此,可以在VI之上安装更多的操作系统镜像或者虚拟机。

     如前一篇所述,这种情况下,所有的IO访问都要通过软件实现的VI统一调度和统一转发。因此,性能损失极大。在这种背景下,SR-IOV应运而生:

       首先我们注意到:传统的PCIe Device(EP)拥有了两中类别的功能(Function):PF(Physic Function)和VF(Virtual Function)。。其中PF(图中的PF0)跟以前的Spec定义的PF一样,不同的是,支持SR-IOV的PF可以被系统配置为支持多个VF。当使能SR-IOV后,这个PF会生成多个VF(图中的VF1…VFn)。这些VF是可以被不同的操作系统(SI)来访问到的。对于SI或者应用程序来讲,访问这些VF和PF的方法一致,没有任何差异。注意,这个图中只显示了一个PF0,实际上,支持SR-IOV的PCIe Device是可以有多个PF存在的。

       其次,为了支持能够配置PF、管理PF、VF等,软件方面需要对应增加,这个部分叫:SR-PCIM(Single Root PCI Manager)。可以理解为系统的SR-IOV管理驱动。       

其他几个如:Address Translation and Protection Table(ATPT)、Translation Agent(TA)、Address Translation Cache(ATC)。这些都是有关PCIe设备地址翻译的问题,所谓地址翻译,是指存储地址空间到PCIe外设设备地址空间的转换。这部分内容不是我们当前内容考虑的重点,有兴趣的可以看看ATS的Spec(Address Translation Services Specification)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